本堂歷史簡介

香港聖公會牧愛堂(簡稱:牧愛堂)是聖公會在香港首間以普通話崇拜的禮拜堂。早於一九三八年中華聖公會的時期,何明華主教為牧養一些從中國北方來港但不懂粵語、只操普通話的基督徒,故讓他們開始在道風山的主教府舉行普通話主日崇拜。隨著參加崇拜的人數日漸增加,並他們大部分居於九龍,因此同年十月,這個以普通話崇拜的群體開始轉於九龍的聖公會基督堂聚集,在該堂主日兩堂英語崇拜之間舉行普通話崇拜。

  經過艱苦的大戰時期及多年在基督堂的崇拜生活,教友在王長齡牧師的帶領下多方研究、討論和祈禱,決心正式建立一所禮拜堂。這事得到當時的一些海外教會(包括美國聖公會、英國聖公會、華北山東傳道會及紐西蘭福音會等)相繼捐借款項,並本地友堂及教友的積極支持籌款,牧愛堂遂於一九五五年建成,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羅馬的聖革利免日)由何明華主教祝聖新聖堂,十一月二十七日(將臨期第一主日)上午開始在新聖堂舉行首次主日崇拜,象徵著牧愛堂正式擔負在土瓜灣區的牧養和傳道使命。

  一九九八年香港聖公會成立教省以後,依據地理位置的劃分,牧愛堂隸屬於香港聖公會教省內的東九龍教區。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物的變遷,現時牧愛堂不單有以普通話為母語的教友,也有很多土生土長於香港的不同籍貫人士,所以廣東話是很多教友的母語。本堂現時的日常團契生活,教友習慣以廣東話溝通。因應普通話崇拜是牧愛堂多年來的特色,故現時主日崇拜仍時有以普通話進行或以普通話讀聖經及唱詩歌,讓參與崇拜的人能享受以不同語言崇拜上主的多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