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聖道堂
顯現期第七主日
(李耀強)
日 期:20/02/2022
題 目:眼中的上帝
舊約經課:創世記45:3-11, 15
詩 篇:37:1-11,39-40
新約經課:哥林多前書15:35-38, 42-50
褔音經課:路加福音6:27-38
以色列的兒子約瑟,終其一生以八個字來形容「無悔無怨,尊主自重。」如果在聖經中選一位最戇直的人物,約瑟是不二之選;少年時毫無機心,發夢當真,肆無忌憚,口沒遮攔,最後落得被賣收場;被賣為奴的他又是忠誠事主,不貪不傲,不受引誘所動,然後成了階下囚;在監牢中仍然誠實待人,接受現實,樂於助人,直言不諱,終於出人頭地;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沒有忘沒初心,以德報怨,化仇為恩,自甘成為上主拯救以色列的工具。雅各生約瑟,約瑟是個表裡一致的人。
在聖經中還有一位約瑟,又是雅各的兒子,被稱為義人,他是馬利亞的丈夫。約瑟在夢中受託,醒來便迎娶了馬利亞,又下到埃及,再回到拿撒勒;他受命而行,沒有半點遲疑,完成交託的事。以色列的兒子約瑟並沒有受託,只按心性而行,做一個信奉耶和華上帝的人所應該做的事。兩位約瑟都是義無反顧地面對自己的信仰,沒有人要求他們做甚麼,只因他們心裡知該做甚麼。
福音經課中耶穌談論的不是特定的對象,如仇敵,乃是說明人自己在生活上的本質,人與人一起生活的元素。人自己要求自己生活在一個「等額交易」的世界中,有付出有收獲,互不拖欠便可以接受,當然付出多少,收獲多少又是人與人之間的談判結果。
人對人,人對社會,人對週遭的事物都有期望,期望活在對等的生態圈中。當人發現或受不了不公平的對待便會反抗,有時會戰勝,有時會失敗,接受現實或是改變現實,就視乎人自己的抉擇。但無論如何,人只不過是為按自己的喜好和感覺而生活,談不上真理和事實如此。
因此,耶穌把人內在的本質揭示出來,披露了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分別,普通人和罪人並沒有分別,都是按自己的偏好而生活,建立自己喜好的關係,親疏有別,誰也一樣,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止而已。
兩位約瑟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義人,在上帝眼中義人就是活出真誠的生活,順服上帝的旨意而行。上帝並不會事事向人託夢受諭,卻願意人無悔無怨地活出如天父仁慈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一個必然順其自然的生活,這個約瑟也會要求司酒為他在法老面前平反,那個約瑟也為人命而期望暗暗休妻。
今天,常常聽到「對待你的敵人仁慈,就是對待自己殘忍。」時,我們總是覺得這是必然的,縱使我們有時也會發揮一點仁慈的行動。罪有應得這四隻字,只會用在大奸大惡之中,那少少的過犯總會得過且過,這就證明了我們都不是活動真理之中。
護衛長波提乏、監獄長、法老,他們三人為甚麼會提攜約瑟?因為約瑟的生活行為都是在上帝之中,一位怎樣的神靈,便有怎樣的崇敬者,一位怎樣的崇敬者,便讓人看見怎樣的神靈。
成為一位基督徒會遇到甚麼困難?老實說一點困難也沒有,只要基督徒看見上帝,活出上帝便成了。問題在基督徒眼中的上帝是怎樣的上帝。
你的眼中可有上帝,又見到一位怎樣的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