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聖道堂
大齋期第一主日
(李耀強)
日 期:06/03/2022
題 目:將亡的亞蘭人
舊約經課:申命記26:1-11
詩 篇:91:1-2, 9-16
新約經課:羅馬書10:8b-13
褔音經課:路加福音4:1-13
在將要進入迦南地的日子,以色列人要學習從一個流徙的民族,轉變成定居的民族,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上帝的神聖子民,其中不可劃缺的是不可以忘本——我祖原是將亡的亞蘭人。
人數稀少的民族卻在埃及成為又大又強的族群,可是強大並不表示有自由,反之成了埃及人的苦工。耶和華上帝聽到以色列人的呼求,救他們離開苦役之地,也不表示以色列人甘心樂意的來事奉自有永有的主,上帝。若不,他們便不會延遲了四十年才踏進流奶與蜜之地。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並不是一事無成。從黑門山至歌蘭高地都曾經是他們的領土,四面八方的民族小國都向她年年進貢,南北通商之路也要經她貫通;誰個不曉得暗利之民,羡慕所羅門的智慧。可是,徹底的失敗乃因以色列人認為上帝必然拯救他們的上帝,必然用超乎常理的恩典,以小勝大的能力,保存以色列人的國度。他們萬萬也想不到,上帝是以毀滅,驅逐,流放和奴役來清洗以色列人的心靈。縱然如此,以色列人也要估算上主的心意,每每經一事長一智中卻帶來另一個固步自封,把自由綑綁在規條,使別人受限制,叫自己遊走在罅隙間,自以為聰明和自由。
那一個大齋期第一主日不是頌讀耶穌基督受試探的經課,耶穌受試探並不只是叫人學效他對上主的話有多麼熟悉,可以在困境中運用自如,堅定信仰,不被誘惑所搖擺。乃是叫我們曉得,我們乃是「將亡的亞蘭人」。
四十天禁食的耶穌,在身體和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候面對魔鬼的試探,試探完了,也是在饑餓和疲憊之中。耶穌沒有因為「戰勝」的誘惑而變得強壯,變得飽足,變得精力充沛;他仍然一個人在曠野之中,與他作伴的仍然是風沙,寒風,熾熱和絕境。耶穌仍要等候,等候那拯救他的來到,帶領他離開那荒蕪之地。
基督徒時常都會操練自己,不但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也期望有一個深悉敬愛上帝的心,對上帝的話言,對信仰的詮釋,都可以向別人證明自己是屬上帝的人。但當我們強大了,人多了,便開始建立自己的王國,以上帝為標記的,卻屬於自己的王國。偉大的成就充昏了我們的頭腦,忘記了自己是將亡的亞蘭人,甚麼也不是。忘記了不會因為熟讀聖經,背誦如流而信心十足,不會因為對信仰研究深入,詮釋應用得宜變成神聖子民。我們都是將亡的亞蘭人,惟有等候上主的拯救,才可以從滅亡中拉回來。
四十天的大齋期,讓我們有機會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明白自己,然後面對自己內心的虛偽,好好地回應約書亞的提問「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誠心誠意事奉他,除掉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和在埃及事奉的神明,事奉耶和華。若你們認為事奉耶和華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明,或是你們所住這地亞摩利人的神明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這就是曠野的試探,最後的試探,選擇永遠在自己的手中,怎樣可以魚與熊掌兩者兼得?可能自我欺騙和否定已成為自己的選擇,不再是那將亡的亞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