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重溫

日期 : 2022年4月03日
講道者 : 李耀強牧師
經文 : 以賽亞書43:16-21,詩篇 126,腓立比書3:4下-14,約翰福音12:1-8
標題 : 不常有我
 

香港聖公會聖道堂

大齋期第五主日

(李耀強)

 

日  期:03/04/2022

    目:不常有我

舊約經課:以賽亞書43:16-21

    篇:126

新約經課:腓立比書3:4-14

褔音經課:約翰福音12:1-8

 

        來到大齋期的第五主日,好像有點大齋期疲勞,下週便是忙碌的七日,由棕枝主日開始,便要忙於預備各個崇拜和紀念禮儀,一連串的崇拜和禮儀,叫人陷入行禮如儀的境況,為要做好基督復活的慶典,期望帶出逾越的高峰之餘,也找回苦難悲悽的一頁。如何平衡從谷低標升至頂峰的心路歷程,實是每一年大齋期與復活日的挑戰。一場已經預視結果的戰爭,應該如何提起戰意來參與呢?這就是生命的難題。

 

        當大家都興高采烈地歡聚宴樂時,卻來了一個小插曲,縱然滿室香氣也感到氣氛不協調,更何況真哪噠香膏價值不菲,太浪費了吧,實在是無無謂謂的一場鬧劇。(大家不要把這記載與路加福音7:36-50的內容相題並論。)耶穌對此事的結論是「你們不常有我」。

 

        暫不論加略人猶大的心態如何?他卻代表了眾人的意向,只記掛表面的需要,沒有看透事情的深層意義。人每每在一個尷尬的場面,只顧打圓場,做出一些好像相關又不太適切的事。沒有人提問馬利亞為甚麼要這樣做?沒有人關心馬利亞為甚麼會付出如此代價?只期望盡快把這現況轉移到另一層面,可以完結了這個令人不安的場境。

 

        耶穌再次提醒眾人「你們不常有我」。圍繞着耶穌群眾所關心的,心裡想着的乃是自己是否得到滿足,病醫好了,鬼趕走了,道聽到了,心靈安慰了;門徒所關心的乃是誰為最大,誰可以坐左右,復國有望,沒有跟錯人。誰也不關心耶穌的死和受難,根本上,誰也不會預計或接受這位出類拔萃的老師會成為階下囚,死在十字架上。

 

        大齋期,信徒常常煞有介事地專心做操練,做多了自我反省,悔罪,過克己生活等,因為這是大齋期,這是克己,悔罪,內省的週期。於是,我們便做了應節的節目,就如中秋節要賞月,端午節賽龍舟,清明節掃墓一般。

 

        禮儀年週期並不是讓信徒進入慣性動作的儀節生活,禮儀年在現代生活中,當大部份人都提高了知識水平的今天裡,節期再次回到它的起點上,叫人尋找心中的耶穌,不是問何時守齋,乃是問何時與主耶穌同在。歷代以來,無論是官方或民間興起的節期活動,都是為了提醒人們「耶穌,就在這裡,在你心裡。」「因這話離你很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裏,使你可以遵行(申30:14)」

 

        大齋期,守齋乃把日常的守齋,再次強調一次,從刻意當中深化與主同在的心靈,不是發現或達至甚麼境界,乃是融和於已經存在和實踐的恆常中;如心齋和坐忘,不被牽動,或是根本沒有甚麼牽動不牽動,尤如魚在水中,自由地共融於此;正如耶穌的禱告「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合而為一,讓世人知道是你差我來的,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約17:22-23)」

 

        大齋期的操練,乃是共融於基督耶穌的生命,特別是苦難的旅程,發現自己對苦難和死亡的恐懼,就是耶穌一般的性情,如此,我們便可以在基督裡面,基督也在我們裡面。耶穌常有我們,我們常有耶穌。阿們。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