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聖公會聖道堂
復活期第七主日(升天後主日)
(李耀強)
日 期:29/05/2022
題 目:當耶穌升天後
第一次經課:使徒行傳16:16-34
詩 篇:97
第二次經課;啟示錄22:12-14, 16-17, 20-21
福音 經課:約翰福音17:20-26
福音經課是耶穌離別的禱告。耶穌知道自己離世的時間近了,也深知道自己復活後也不會與門徒一起,他的祈禱不單是為了此時此刻的離別,也是為了那再次見面後的離別。唯一可以交託的乃是願天父看門徒如自己一般,如父子的合一,如父子的愛,如父子的互維一體。這並不是止於以身分和權威而成的關係,更是一個永恆的表象,不會逆轉的關係。
約翰福音成書,明顯為了那個時代和地域所面對的信仰問題,其中耶穌的身分和原由最為重要。以太初為起點,到承認和接受耶穌的功效,可以知道當時的信徒正陷在一個死無對證,謠言滿天飛的形勢。如何修正扭曲的教導,再證明耶穌是基督,從上帝而來的救世者,正是約翰福音的任務。
當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就因此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時,很明顯合一和互愛的行為就是上帝的表徵。
人面對自己的危機有很多選擇,轉移,投射,認命,總有一個方法可以撇撇脫脫地解決他們的需要。保羅無心去處理那被邪靈附體的女僕,甚至容許她繼續弄虛作假來迷惑眾人。可是,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的邪靈,不斷挑戰保羅的底線,最後被趕出女僕的身體。使女的主人們,不止一名,均是無恥之徒,明知他的使女是被污靈所附,仍然利用她來賺取金錢,當知道再無法得利益時,便遷怒於保羅和西拉,誘惑群眾對付他們以洩心頭之忿。獄警面對突然來的巨變,在未查明實況前,心底裡便知道無法解決,只有死路一條;他向保羅和西拉所問的問題:「二位先生,我必須做甚麼才可以得救?」並不是關乎終極生命的問題,乃是眼前面對的境況。無錯,人所關心的就是眼前的一切,可以捉摸的,可以理解的;只會為自己的利益,貪得無厭地索取和追究。
基督徒,生於今生,活於此時,誰也不能逃脫生而隨來的真性情,好惡愛慾,貪嗔癡都是人的常情。曾幾何時,基督徒都斬釘截鐵地宣告自己是屬於上帝,一生一世跟進主,永不反悔。在實際的生活卻是隨波逐流,好聽一句是生不由己,這也是為自己任意妄為找個借口。耶穌向天父祈求,願天父體諒人的軟弱,以愛子的心來看待人,因為人是被子的性命買贖回來的。
基督徒面對現實的生活,如何堅持與上主的愛相連,這正是十字架的經歷。十字架是痛苦和羞辱的象徵,以赤裸裸的身軀來承受極痛苦的刑罰,而且是漫漫的時間,直至被敲打至死或是脫水而亡。若要成就連於元首基督,則要面對站在上帝那邊所帶來的苦難。縱然,基督徒知道或預計耶穌還未回來,還有機會回轉,因而走上一條比較舒服的路,容易度過的大道也是可以的,因為還有機會在耶穌回來之前,回轉悔改,走回基督的旌旗下。可是,這又可以是令基督徒心安理得的出路嗎?
基督徒的挑戰,不在於世界的誘惑,乃在於自己心神的需要,沒有操練的靈性,沒有不斷渴慕上主的心神,沒有定睛在十字架的祈求,只會讓基督徒成為一個生死賭博上的門徒,不斷嘗試尋找可逃避上主的生存罅隙,以滿足現實生活的真我,享受以為在天國無法得到的快感。
這正是耶穌在上十字架前,竭力為門徒祈禱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