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內容及宗旨

  聖公會是繼承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普世教會,以宣傳福音為宗旨。「聖」是指脫離惡俗;「公」是指無分階級種族,富貴貧賤,天下一家;「會」是指同蒙神召,同作神工,是一個靈性的群體。在教會內,我們彼此相愛相助,此乃本乎基督的教訓。同時我們亦身體力行,注重社會服務工作,使教會成為具有基督生命與能力的團體,以繼績貫徹耶穌的工作。

  我們的信仰乃根據聖經之真道,凡合乎聖經之原則,必為真確純正。我們宣認尼吉亞信經和使徒信經所表達的信仰,我們相信有一位真神上帝,祂是天地萬物之創造者、保護者與管理者,人類亦為上帝所創造。惜因人犯罪而與神隔離,但祂仍愛世人,派遣愛子耶穌基督降生,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在第三日從死復活、升天。世人若接受耶穌為救主,必重獲上帝的恩典,得享永生。我們持守主基督親自設立之聖洗和聖餐兩項聖禮,並維護始自使徒時代歷史流傳的主教制及主教、牧師與會吏三品聖職。

  我等信獨一之神,即全能之聖父,創造天地,及一切有形無之萬物之主。我等信獨一之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之聖子,是聖父在萬世之先所生,是從神所出之神,從光所出之光,從真神所出之真神,是生非造,是與聖父同體,萬物皆藉聖子而造;聖子為要拯救我等世人,從天降臨,為聖靈感動之童貞女馬利亞所生,成為人身,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等釘十字架,被害而葬,照聖經之言,第三日復活,升天,坐在聖父之右;將來復必有榮耀而降臨,審判生人死人,其國無窮無盡。

  我等信聖靈即是主,是賜生命者,是從聖父、聖子所出,與聖父、聖子,同是當拜,當稱頌者,眾先知說預言,皆是被聖靈感動;我等信使徒所立獨一聖而公之教會;我等信因為赦罪設立之獨一洗禮;我等望死後復活,又望來世之永生。阿們。

簡介

  〈尼西亞信經〉是第一篇由教會的大公會議所制定的信經,首先制訂於主後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即第一次普世教會會議)。這篇信經主要由於神學辯論,為了反對異端教派而出現,並以神學用語來表述,以詛咒作結束。

  這篇信經源於亞歷山大教會的一位長老亞流斯(Arius)所提倡的一個異端思想,這個異端思想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子是受造物而非真神,並與聖父具有不同的本質。這種否認耶穌神性的異端,日後被稱為亞流斯異端。亞歷山大主教雖然指出亞流斯主義是異端,但附和亞流斯者卻大有人在,並且日漸增多,形成教會內的亞流斯派,引起了教會分裂。羅馬皇帝康士坦丁為了國家及教會的統一,在主後325年,以皇帝的權柄及名義,於康士坦丁堡附近的尼西亞,召開了第一次普世教會會議(即尼西亞大公會議),以解決這次教會內的爭議。出席這次大公會議的共有318位主教,由皇帝親作主席,所有出席的主教當中只有科爾多瓦的荷修(Hosius of Cordova)來自西方教會,其餘盡都是說希臘語的東方教會的主教。羅馬天主教會常謂羅馬主教為普世教會的教宗,並有教會內的首席權及統治權,大公會議全由教宗舉行及召開或所謂「教宗派代表去舉行及召開」。但從尼西亞大公會議大家可以看到,天主教的主張是否屬實。

  這個會議出席的主教大致可以分為堅持三位一體(當時尚未有這個神學用語)的正統派,反對聖子神性的亞流斯派,和以優西比‧凱撒利亞(Eusebius of Caesarea)為代表的中間溫和派。會議否定了亞流斯派所提出的信經初本,並接納了中間溫和派優西比所提出的信經初本。但這信經初本雖然是神學正統,但卻無法針對亞流斯異端的問題,因此會議最後在信經初本上加入了有關聖子的神性及位格的論述。尼西亞大公會會議所制定的〈尼西亞信經〉(見上文),按聖父、聖子、聖靈的次序表述,但有關聖靈的部份,只突然以「以及聖靈」作結束,信經後並附有一篇詛咒禱文,詛咒亞流斯異端及其支持者。

  事實上現存的「尼西亞信經」,並不是原來在尼西亞大公會議(主後325)所制訂的〈尼西亞信經〉,而是在主後381年的康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即第二次普世教會會議)所制訂的〈康士坦丁堡信經〉。亞流斯主義雖然被定為異端,但支持者眾多,時常希望捲土重來;而有關基督的神性雖被確定了,但聖子的神人二性如何結合,聖子的獨一位格如何確定,並沒有交代;信經雖然提及聖靈,但完全沒有解釋,除顯示了當時的人只著眼於基督論而忽略聖靈論外,亦造就了有關聖靈的異端。在這個時期出現比較著名的異端有亞玻利拿異端及馬其頓異端:亞玻利拿派主張基督雖然有人的身體與靈魂,但聖子內的神性已取代了人性,即聖子是完全的神,卻不是完全的人;馬其頓派則主張聖靈是受造物,而非神。為了與異端周旅,教會出現了很多聖師(Teacher of the Faith 或稱 Doctor of the Church),如聖亞德修(St. Athanasius)、聖濟利祿(St. Cyril of Jerusalem)、聖巴西琉(St. Basil the Great)、聖國瑞‧尼撒(St. Gregory of Nyssa)、聖國瑞‧拿先斯(St. Gregory of Nazianzus)等,而原來的〈尼西亞信經〉已無法的滿足正統神學的發展,因此教會出現了很多〈尼西亞信經〉的修訂信條,從主後348年出任耶路撒冷主教的聖濟利祿及主後374年的撒拉米主教的伊比法(Epiphanius of Salamis)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發現與現存〈尼西亞信經〉相似的信條。

  在經歷亞流斯主義多次回朝後,忠於尼西亞大公會議及聖三位一體正統神學的羅馬皇帝德奧多修(Theodosius)於主後381年在康士坦丁堡召開了第二次普世教會會議(即康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出席主教共150位,全部都是東方教會的主教。在這次會議還定亞流斯主義以及亞玻利拿主義、馬其頓主義為異端。會議亦通過聖濟利祿所提出的耶路撒冷信仰宣言,作為〈尼西亞信經〉的補充,這就成了〈康士坦丁堡信經〉,即現在的〈尼西亞信經〉。會議本身並沒制訂或通過任何新的信經。直到主後451年迦克頓大公會議(即第四次普世教會會議),會議宣讀通過康士坦丁堡大公會議所接納的〈康士坦丁堡信經〉,宣告為「150位神聖教父所發表合乎神聖及偉大的尼西亞大公會議的神聖信仰」,從此〈康士坦丁堡信經〉正式取代了原來的〈尼西亞信經〉,並被稱為〈尼西亞‧康士坦丁堡信經〉即現在的〈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康士坦丁堡信經〉由東方教會傳至西方教會,被一致認同為符合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正統信仰準繩。然而在西方教會中逐漸流傳著一篇「錯誤」的〈尼西亞信經〉,這篇信經中,在有關聖靈來源的表述中加插了「和子」一詞(Filioque)即「聖靈是主,是賜生命者,從聖父所出……」改成「聖靈是主,是賜生命者,從聖父和聖子所出……」。現代學者一般認為當時這個改動是出於抄錄錯誤,然而這個「錯誤」以及有關信經的三項改動被西方教會的特立多會議(Council of Toledo)確定,這些改動包括由集體的「我們信」改為個人的「我信」;加插「從上帝所出的上帝」與「從光明所出的光明,從真神所出的真神」並列;改「因聖靈和童貞女馬利亞」為「因聖靈和從童貞女馬利亞」。不過當中最重要及影響最深的當然是「和子」一項。這些改動最先為法蘭克教會所採納,然後是羅馬教會,最後整個西方拉丁教會都採用這個版本,而東方希臘教會仍然堅持原來的樣式,並指責西方教會的改動為私下的非法改動,更指聖靈從父和子而出的思想為異端。因此現在基督教會(Protestant Church)及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都沿用了當時西方教會所改動的〈尼西亞信經〉。

  我信上帝,即全能之聖父,創造天地之主。我信其獨生之聖子,我主耶穌基督;我信耶穌為受聖靈感動之童貞女馬利亞所生;我信耶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十字架,死而埋葬,降至陰間,第三日從死復活,升天,坐於全能之上帝聖父之右;後必自彼處降臨,審判生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赦罪之恩;我信身死後必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簡介

  根據教會的傳說,〈使徒信經〉乃十二位使徒在計劃分散各地前,為了把正統信仰準確無誤地流傳下來,於是每人各出一條信仰宣言,合共十二條,組成了〈使徒信經〉。這個傳說雖然不足為信,但從信經的內容,我們卻可確信〈使徒信經〉的而且確把正統信仰準確地流傳下來。我們可以發現,在初代教會的書信及文獻中論及信仰標準的地方,經常出現〈使徒信經〉所用的成語或詞組,若把這些常用的成語或詞組,仿效出處的排列次序湊合起來時,就會得出與〈使徒信經〉相仿的條文。

  〈使徒信經〉的出現主要由於教會生活及神學需要:教會在慕道者講受教理時,會使用〈使徒信經〉,並在聖洗禮時要慕道者宣認;另外,〈信經〉條文的界定,似乎有為反對異端錯誤的跡象。

  就教會生活而論;〈使徒信經〉原為洗禮宣認而用,後來發展至個人靈修時也用。這個洗禮用的〈信經〉因時、地的不同而長短不一,但內容大同小異,可見教會的一致性及正統性。學者一般認為東西有方教會各自從《聖經》及聖傳中取用了大致相同的材料,平行發展,並沒有那個地方教會的〈信經〉有特別權威性;然而,羅馬教會所用的洗禮宣認成為日後〈使徒信經〉。羅馬教會的洗禮禮文中的〈使徒信經〉,最早見於伊比法(Epiphanius)的著作中引述馬克略(Marcellus, c341)所記載羅馬教會所用的〈使徒信經〉希臘文本。意大利人魯非努(Rufinus, c390)也他的著作中用拉丁文記載了〈使徒信經〉。然而,上述兩個版本的形式、用字及長度都和現在的有所不同。現今流傳著的〈使徒信經〉最早見於在南日耳曼地區傳教的本德會士(Benedictine)皮明紐(Pirminius)於730年所作的一篇論文中。

  就神學需要而論,〈使徒信經〉可以看見正統神學與異端教義辯的結果。首先,這篇〈信經〉按聖父、聖子、聖靈的三疊形式出現,似為反對撒伯流異端(Sabellians)的主張說,同一位神以三個不同名稱,作出三種連續的表現。在論聖父的部份加上「創造天地的主」,乃為反對諾斯底異端(Sabellians)說,天地乃由創造靈而非真神所創造的主張。在論聖子的部份中特別重覆福音的歷史性內容及在論聖靈的部份加入「肉身復活」,乃反對「幻影論」(Docetism)說,耶穌並不具有肉身,只是靈體或幻影以及高舉靈魂貶低肉體的主張。在論聖靈的第三部份,加上「大公」、「聖徒相通」、「罪得赦免」等乃為反對孟他努派(Montanists)、諾恢天派(Novatians)以及多納徒派(Donatists)的分裂教會的主張。

  〈使徒信經〉在東方教會普遍沒有甚麼地位,但在西方教會卻享有權威性的地位:天主教會及基督教會普遍使用〈使徒信經〉作洗禮宣認,大部份新教雖然承認〈尼西亞信經〉的正統性,但卻把〈使徒信經〉與十誡及主禱文並列,可見〈使徒信經〉的應用程度遠遠超過〈尼西亞信經〉。馬丁路德認為「基督教真理沒有比它更簡短和更清晰的陳述」,而加爾文則認為「它是基督宗教聖經最可欽佩和是最真實的摘要」。

  • 凡欲得救者,首先當持守聖公教會之道。此道凡有守之不全、守之不正,必永受沉淪之苦。
  • 聖公教會之道詳錄如下:我等敬拜獨一上帝為三位,又敬拜三位為一上帝。其位不紊,其體不分。
  • 蓋父一位,子一位,聖靈亦一位。然父、子、聖靈乃一體之神,三位之榮光同等,威嚴永遠相同。父如是,子亦如是,聖靈亦如是。
  • 父非受造,子亦非受造,聖靈亦非受造。父莫測,子亦莫測,聖靈亦莫測。父永在,子亦永在,聖靈亦永在。非三永在者,乃一永在耳。亦非三不受造者、三莫測者,乃一非受造、一莫測耳。
  • 父全能,子亦全能,聖靈亦全能。非三全能者,乃一全能耳。父是上帝,子亦是上帝,聖靈亦是上帝。非三上帝,乃一上帝耳。父是主,子亦是主,聖靈亦是主。非三主,乃一主耳。
  • 依聖教真理,我等不得不認三位各自為上帝,各自為主也。依公會之道,我等不得謂上帝有三,亦不得謂主有三也。
  • 父無所由成,非受造,亦非生也。子獨由父,非受成,非受造,乃由父而生也。聖靈由父與子,非受成,非受造,亦非生,乃由父及子而出耳。
  • 如是有一父,非三父;有一子,非三子;有一聖靈,非三聖靈。此三位中,無分先後,無分尊卑。乃三位皆永遠同在與同等。由是言之,一上帝為三位,三位為一上帝,乃當敬拜。
  • 凡欲得救者,須如是而認識三位一體之上帝。再者,凡欲得永救,又必篤信我主耶穌基督成為人身之正道。
  • 依此正道,我等信友及認上帝之子我主耶穌基督,為上帝亦為人。其為上帝,即在創世之先,由父而生;彼為人,即在世界,由母胎而生也。其真為上帝,亦真為人,靈魂與肉體俱備。
  • 論其上帝之性,與父同等;論其人之性,則次於父,彼雖為上帝,亦為人,然不可稱為二,惟一基督而已。其為一,非上帝之性變為肉體,乃上帝取人性而成一位。其真為一,非在體之相紊,乃在位之為一耳。蓋靈魂與肉體相合為一人,上帝與人相合,為一基督亦若是。
  • 其為救我等而受苦,降至陰間,第三日從死復活。升天,坐於聖父之右,後必自彼處降臨,審判生人死人。降臨之時,萬人必以身體復活,并且陳明本身所行之事。行善之人,必入永生;行惡之人,必入永火。此乃聖公教會之道,凡不依正道篤信者,必不能得救。
  •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始初如此,現今如此,後來亦如此,永無窮盡。阿們。

  崇拜的英文Worship之古字是Worthship,意思是「有價值的」、或「定價」;引申來說,就是將上帝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聖經中有兩個基本形容「敬拜」的字,一為「跪下」、有「謙卑」和「尊崇」的意思;二為「事奉」或「服侍」,有「奉獻」之意。在崇拜中,我們相信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一方面要謙卑,一方面歡欣地讚頌主耶穌基督的名;在崇拜中,上帝的啟示和人的回應,構成一幅對話 (dialogue) 的圖畫。換言之,上帝藉崇拜中不同的程序或禮儀,向敬拜者啟示,而敬拜者的責任,便是在緊接的程序或禮儀中作出回應。

  教會是一個「敬拜」的群體,她的責任是去崇拜上帝,而教友身為這群體的一份子,固然有責任去敬拜上帝。假若我們以為崇拜是個別的,那麼,我們就忽略了崇拜團契的意義。在崇拜中我們彼此分擔,例如誦讀「認罪文」,都是分擔彼此的責任,表明個人的罪與群體有關,互相勉勵。又「感謝文」即大家共同謝恩。因此,崇拜是教會合一的整體行動。


1.禮儀的意義 (Liturgy)

  「禮儀」原文源於希臘文「事奉」或「供給」的意思。這是指祭司的事奉,對象是神;而「供給」是教會對人的服事。英文稱禮拜為事奉 (Service),可見禮拜與服事二者是相連的。在禮拜當中,祭司帶領會眾一同事奉。「禮儀」又可解作崇拜的「程序」。

  「禮儀」不僅是形式,而是實際,將「內裏的信念,化為外表的行動」,包括生活、德行、見證、宣教等,這些都是禮儀的目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死是衪的禮儀,決不是形式,而是實際。教會的禮儀,以十字架為最重要的表記,這表記也決不是一個形式,而是實際。如果我們不明白,「禮儀」便只會成為一種形式,結果就會被人忽視。

  禮儀在「非禮儀的教會」(Non-Liturgical Church) 多被看為是一種形式,外表的程序,缺乏屬靈的深度。很多基督徒既不注重禮儀,就對禮儀認識甚少,逐漸對禮儀產生一種誤解或抗拒的心態。其實,禮拜的程序本身就是禮儀,依次進行,如宣召、祈禱、讀經、奉獻、唱詩等。沒有程序,敬拜的心又如何表達呢?所以,任何教會的崇拜有程序,就有禮儀。16世紀宗教改革後,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許多繁文縟節的禮儀都被刪去,但禮儀並沒有完全廢去。事實上,到1950年代後期,禮儀革新成為一種運動,其中包括用本土語言,不再用拉丁文。革新的結果,就是拉近了禮儀教會與非禮儀教會的距離。

2.聖公會的崇拜

  崇拜的禮儀是教會本身神學理念的一種表達,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著重,聖公會的崇拜乃是「上帝救恩歷史的重溫」,每主日祟拜的主題都在祈禱「祝文 Collect」裏表達出來。故在崇拜的禮儀、教會節期、主日經課、色彩擺設、教會生活等都以此為中心。聖公會的崇拜主要分為:<1> 崇拜禮儀 <2> 聖事禮儀。

  1. 祟拜禮儀 (早、晚禱文)

      早、晚禱是承襲了猶太教每日三次個人禮拜的習慣,就是晨早,正午和黃昏三個指定的時間。早期教會把這些個人的日課 (Daily Office) 變成一個集體的崇拜。在1AD很快發展為每日6次,分別為:黎明前 6am、9am、12pm、3pm、日落6pm、午夜9pm。到中世紀早期,教會每日的崇拜,從早晨6時至下午6時晚禱,每隔3小時一次,晨禱前還有2次 (第一次Matins,第二次寢前禱Compline),每次都有經課、詩篇。這些崇拜有系統地排列起來,不久在各地教會流傳使用,漸漸發展成了各地教會使用的禮儀。

      聖公會在9/6/1549聖靈降臨日首次出版之公禱書繼承下來,使其成為有法則 (Order) 之崇拜。

    1. 特色:在崇拜中,信徒有很大的參予。在早晚禱會眾在唱詩時起立,讀經聽道時坐下聆聽上帝的話,祈禱跪下祈求,詩篇時起立回應。這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崇拜。
    2. 結構:分為縱橫兩方面。「縱」的就是舊約的繼承──上帝的啟示與應許;「橫」的就是耶穌基督的生活與新的盟約,亦即新舊兩約的結合。

      「縱」:舊、新約的經文作宣召,喚起人崇拜的心。勸眾文及認罪文使我們有一個清潔無罪的心去開始祟拜,以主禱文作準備。啟應文才宣告崇拜的開始。聖頌、詩篇、福音、書信之頌讀表示我們承受新約和舊約的啟示,對上帝的讚美。使徒信經作信仰之總綱,承認聖經乃得救之道,作為信仰之宣認。

      「橫」:祝文 (Collect) 以耶穌基督的生平為主題(教會節期)編訂,由主禮者代表會眾向上主祈禱。崇拜中的代禱事項、講道、祝福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

  2. 聖事禮儀 (Sacrament Rites)

      聖公會的聖事禮儀主要為「聖餐」和「洗禮」(其他牧養生活還有堅信禮、懺悔禮、塗油禮、婚禮、封立聖職等。) 聖事禮儀包含以下其中一種或多種的意義:恩典、救贖行動、上帝的臨在、上帝在這聖事中與我們相遇或聯合。

      「聖禮」(Sacrament) 一詞,原是指一個記號。在基督教它表明是上帝的應許或行動,意思是「上帝內在恩典的外在表徵」(the visible form of an invisible grace)。聖奧古斯丁 (354-430 AD) 形容聖禮是「可見的記號代表不可見的實禮」(Which makes God's love visible)

      聖餐 (Holy Communion, Eucharist) 是門徒的團契筵席,它是耶穌在世上最後的一個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的記號 (the Sacramental sign of the Eucharist) 是指餐中的「物」(Matter) 和餐中的「形」(Form),構成聖餐的主要因素(正如洗禮的記號是水和聖靈)。「物」是指餅及酒。「形」是耶穌基督的話「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及「為你們流的」;「捨」和「流」代表犧牲,由於耶穌的祝謝,我們又稱聖餐為「感謝餐」。有些教會稱「主餐或擘餅」。

      聖公會不以聖餐只是一個追憶或記念基督的受死,也不是在祝聖餅酒之後那「物」在物質上產生變化,而是上帝在我們領受聖餐時臨在我們中間 (Living Presence),使我們憑信心前來分享靈性上「基督的聖體和寶血」。我們更認為聖餐與永生有關 (約翰福音6:54),我們在現實生活的救恩在聖餐中作出保證。所以,它對信徒的意義主要包含

    1. 紀念:主餐最簡單和最明顯的意義就是紀念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哥林多前書11:23-25) 為著要刺激我們的思想和記憶,執行聖餐的牧者倣效耶穌的動作和重複耶穌在樓房的說話,以致我們可以看、聽、明白和紀念。在此,聖公會牧師祭司的職份亦同時顯明出來。
    2. 參與:耶穌拿起餅來擘開,並且拿杯來傾倒,說:「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祂同時將餅和杯遞給門徒說:「拿起、吃和喝」因此他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予者,超逾「紀念」的層次,而是一種「聯合」,藉此分享救恩。
    3. 團契:哥林多前書11:17-34將聚會與聖餐拉上關係,聖餐是信徒的主要聚會。在1662年的「公禱書」就已經指示「聖桌」(Holy Table) 應該放在教堂的中央或聖壇上,這樣會眾就可以圍繞它而跪下,像家人圍繞著聚餐一樣。擘餅表示信徒在基督裏不分彼此的合一,「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享這一個餅」(哥林多前書10:17)。每一個領餐者都從一個餅中得一小塊,因為每個人都是同一身體的肢體,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
    4. 感恩:「祝謝餐」Eucharist (希臘文感恩的意思)。我們在聖餐禮中感謝神對我們的愛,就是藉著祂兒子的死救贖我們,並且因此而為我們帶來了救恩。

3.崇拜中之儀禮

  聖公會的崇拜儀禮 (Ceremonial Ritual) 是把禮文中的信息適當地,合宜地表達出來,透過記號和象徵 (Sign and Symbol),感動會眾領受及投入崇拜。

  聖公會常用的動行象徵有:深鞠躬 (solemn bow)、鞠躬 (bow)、單滕跪 (genuflecting)、跪 (kneeling)、手合拾 (hand folded)、手互握 (hand clasped)、十架聖號 (sign of the cross)、按手 (laying of the hands)、高舉 (elevation)、行列 (procession)等;還有祟拜的空間-教會節期和禮儀空間 (色彩、聖堂的擺設、建築空間、畫象標記等、音樂、光線、禮儀中心-講台、聖桌、洗禮盆;靜、動作、玻璃、祭衣、聖帶、服飾等),全都有教導和醒覺的意義,為的是幫助會眾親近上帝,加強崇拜的氣氛。

  聖頌與聖詩 (chant and hymn) 在聖公會的崇拜中,聖頌佔了很重要的部份。早期教會聖堂的信眾不分在什麼時候,都是唱頌,使各人一心一意,合口同聲的頌揚主,大家唱出同一的調子,社會生活中的不平等都被拋開了。崇拜的聖頌,是採自聖經經文的頌歌,例如「尊主頌」(路加福音:1:46-55),「我祖頌」(但以理書3章) 等。其他禱文 (如主禱文或信經) 都可以用聖頌形式頌唱。其他崇拜音樂還有「讚美歌」(Canticle) 及「頌歌」(Anthem)。

  禮儀色彩:聖壇、講壇和讀經台上的顏色覆蓋,以及牧師所配戴的聖帶,也隨著各節期及節日所適用的顏色而更易。

4.聖公會崇拜的儀注

  1. 在聖堂中,應肅靜虔敬;行動響聲,務本保持寧靜;交談耳語,隨意出入,滋擾別人。
  2. 崇拜之人,務須依時抵達聖堂,避免遲到早退。  
  3. 公禱乃集體之崇拜,會眾務須遵照公禱禮儀,進退有序,同起同跪,同唱同誦,同讀同應。
  4. 聖經乃上帝之話語,講道為聖道之啟示,會眾皆當虔誠靜聽,虛心接受。
  5. 坐不爭位,行不爭先;先到聖堂者,應坐前排位置,使後至者得依次就座。
  6. 新朋友要招待,老弱要扶持,此乃信徒之責任。代翻禱文經課,聖詩歌集,為應有禮貌。領導招待,虛心讓位,為愛心之表現。

  聖公會因用既定的禱文崇拜,是故充滿理性和秩序。但崇拜的禮儀,一起一坐一跪,聖堂的陳設,聖頌的讚美,卻充滿感性,能把參予者的心意,敬虔和靈性提升,又不失去今世的實在。今天聖公會在堅持對崇拜的觀念外,亦不斷作出反省,嘗試和更新。


 

  聖經吩咐我們崇拜上帝,公禱書就是教我們怎樣崇拜上帝。

背景

  初期教會的禮儀文-以猶太教為背景、頌讀詩篇、舊約聖經、經常念誦有「主禱文」,赦罪、行按手禮。

  早期教父禮儀傳統-已有禮文出現,除禮儀之外,也著重禮儀對德行的培養,勸勉、可見禮儀不只是外表的形式,也注重生活實際。 

  天主教的禮儀書冊-聖禮論集 (The Sacramentary):主要是主禮人的手冊。內中有主持聖餐的祝文、祈禱、奉獻禱文及聖餐後的禱文;又有水禮、各樣祝福,以及按立祝聖之禮儀。

  每日讀經表:日課大多有三次讀經:舊約;新約,福音。聖公會充份利用此日課表,作為每主日經課的參考。還有其他彌撒書,每日禱告文集等。 B. 聖公會的公禱書

  1549年9月6日首次發行及在教會正式使用,這是英國宗教改革的成果。從信仰上,這是將崇拜的意義用禮儀的形式表達出來,提升信眾崇拜的精神。

特性

  以教會年曆為主,使教會可以循著節期,進行公共的敬拜。

  猶太、基督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宗教。三千年來,它積聚了不少先聖先賢寶貴的經驗與智慧,也形成了林林總總的傳統與習慣。其中一些對加強我們的信仰有莫大幫助。代表著時序與生活節奏的基督教年曆,就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傳統。

  基督教年曆是以「將臨期」開始,可分為前後各半年:

  前半年是「主的年」,它以耶穌的誕生、受難和復活作為中心。其中又可分為兩小部份,即將臨期、聖誕節和顯現節,與及大齋節、聖週和復活節期。在「主的年」所有信徒應當集中紀念和學習耶穌一生的言行和教導;

  後半年是「教會的年」,由聖靈降臨節至翌年將臨節前,被稱為「常年期」或「三一節期」。在「教會的年」,信徒則應努力把耶穌的言行和生命彰顯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這便是生活的節奏。

簡化禮儀

  公禱書力求簡化,全日禱告由初時8次減至2次 (早、晚禱),為避免迷信成份,更將羅馬天主教的禮儀如聖物抹油,聖水等廢除。每日的早禱 (Matins) 及晚禱 (Evensong) 有十分清楚的程序與指引,說明敬拜是有時的,恆常的,有實際內容的,具體的。

  著重福音。禮儀目的為宣告福音,感謝上主恩典。中世紀天主教的禮儀用拉丁文,非一般人可以明白,但聖公會的公禱書以本土方言 (英文) 寫成,使人明白和用悟性崇拜的目的。

初版的緣起與發行

  聖公會第一本公禱書,是以英文取代拉丁文的禮文,這得歸功於當時的英國大主教克藍瑪 (Thomas Cranmer 1489-1556)。這本公禱書完全出於他一個人的手筆。他有心改革,但力求溫和處理謹慎,他看崇拜的禮儀必須引發人的悟性,為造就信徒,激發會眾敬虔的心;又求上帝的語可以聽見,崇拜的動作可以看見,會眾可以參予,可以應和與歌頌。其後公禱書經多次修訂和增減。到1662年標準公禱書出版,成為聖公會通用的禱文書。主要內容有:聖禮傳說節日祝文聖洗禮文:成人洗禮與堅信禮同時舉行 聖餐禮文牧養禮儀:婚禮,為病人祈禱,喪禮。 詩篇頌歌 (Canticles, 原意為短歌Little Song):皆來頌,讚美頌,我主頌,尊主頌。

  公禱書的禮文包羅萬有,設計完整,十分周全。現時香港聖公會仍然採用過去「中華聖公會」的 (黑皮) 公禱書,和以英國聖公會Alternative Service Book ASB為藍本的「聖餐祟拜禮文第二式(試用本)」等。部份牧區採用「東南亞議會之公禱書」。然而,如果我們不求甚解,祟拜的禮儀就會失去意義,成為繁文縟節;但假如隨便進行,禮拜就會雜亂無章,失去中心。最重要是不應過份受禮儀拘泥,力求均衡,形式與實際並重,才會帶來崇拜的真義。

  「全能的上帝,你曾使獨生聖子,為我們作了贖罪祭,又為我們留下虔誠聖潔生活的榜樣﹕求你施恩,使我們常存感謝的心,領受他救贖工作的成果,又能日日竭力追隨他至聖生活的步伐﹔藉賴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永無窮盡。阿們。」(取錄自聖靈降臨期內其中一個祝文)

一、歷史

  聖靈降臨期是教會年曆中最後亦是最長的一個節期。早期教會並沒有「有計劃」地去編定這個節期。它是由在前多個節期剩餘下來的日子衍生出來的,所以整個節期的組織仍是鬆散,直至到第八世紀末,隨著教會年曆正式形成,這個節期才開始有固定的組織。

  這個節期第一個主日是聖三一主日。主後一三三四年,教會規定以此主日作為紀念三位一體的教義。此教義是指出上帝在基督裡的完全啟示:上帝聖父是創造者﹔上帝聖子是救贖者﹔上帝聖靈是聖化者和安慰者。三位一體的教義是與其他三個教義同等:即道成肉身、救贖和復活。這四個教義是基督教會所倡導最重要的教義。

  雖然教會到中世紀時才正式訂定一個主日來紀念三位一體的教義,但三位一體的觀念早已經深藏於早期信徒的信仰之中﹔並在信經中描繪出來,但當時沒有加以命名為三位一體教義,(參「阿塔那修信經」(又名得救經)公禱書五O三頁)。

  教會自第十世紀開始已經十分重視聖三一主日,特別是英國的信徒,因為他們其中一位著名的殉道者貝克(Thomas Becker)是在一一六二年的聖三一主日獲祝聖為坎特伯利大主教的。

  整個聖靈降臨節期一般採用的顏色是綠色,而綠色是象徵生命的延續,但間中也會採用其他顏色,如這節期的第一個主日(聖三一主日)則採用白色,象徵三位一體神的聖潔和榮美。

二、意義

  聖靈降臨節期提醒我們每一位信徒要學習如何將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活現出來。這個是我們生命在基督裡的節期。教會年曆由將臨期開始,便幫助我們去重溫基督在世救贖的生命和工作,由祂的誕生到升天一直到祂送給我分離的禮物--聖靈。現在,聖靈降臨之後,基督雖然肉體上再沒有和我們同在,但地仍然藉著聖靈繼續救贖的使命,強化我們去活出基督的生命,傳揚救贖的福音,使我們作為上帝的選民,最後能夠進入他的國度。

  邏輯上來說上這個屬靈的生命是由聖靈降臨日開始,而是在基督第二次降臨建立地的國度時為終結。所以,當我們遲一段時間再迎接將臨期時,我們使會更加清楚其多方面的本質,因為十分明顯,我們現今在基督的生命,不論是我們自己短暫的生命,抑或是世界的生命,終有一天要結束,但是因著基督第二次榮耀的降臨,我們的生命又重新開始。所以我們現在的生命只是一個影兒,而終有一天是一個實體。

  ----原載於第一一六零期教聲九八年五月卅一日


  「全能的上帝,你的聖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是世界的光:求你使你的子民,就是受你的聖言和聖事所啟發的人上,能夠發出基督榮耀的光芒,以致直到地極的人都能認識、敬拜和順服他,藉賴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求,聖子和聖父、聖靈,唯一上帝二同永生,一同永生,永世無盡。阿們。」(轉錄自公檮書內之顯現後第二主日祝文)

一、歷史

  顯現期是由每年的一月六日顯現日開始。顯現日源出於東正教會。他們在該日慶祝救主耶穌的誕降。同時強調主耶穌受洗的意義。他們更在顯現日前夕舉行聖洗禮。顯現節的歷史較聖誕節的歷史更久,早在主後約二百年便有提及。但像聖誕節一樣,顯現節的產生相信是與當時的非基督徒冬至時慶祝光的誕生的習俗有關。到主後約三百左右,顯現期則加插紀念東方博士朝聖事蹟。到了第四世紀,東正教會十分重視顯現節,其重要性相等於復活節和聖靈降臨節。

  西方的拉丁教會到了第四世紀才開始慶祝此節日。最初是由居住於今日法國南部的基督徒向東正教會採納這傅統。西方教會慶祝此節日有三個重點:一、東方博士的來訪;二、主耶穌的受洗;三、迦拿的婚筵。

  顯現期的時間長短不定、完全視乎復活節的日期,有時可長達九個主日,但假若復活日早臨,這節期則可縮短到四個主日。

  顯現日的教會禮儀顏色是白色。但整個節期則採用綠色,而綠色是象徵教會的生命充滿活力和永恒不息。

二、意義

  顯現期(Epiphany)是希臘文,思指「出現」或「彰顯」。但只是用來形容與神明有關的事情,東正教會認為顯現日十分重要,因為根據他們的傳統,救主基督的誕生和受洗兩件事蹟是足以證明祂是上帝的兒子。但西方教會因為已選擇了十二月廿五日作為慶祝救主的誕降日子,所以他們視顯現節為向非基督徒啟示基督是神和彌賽亞的節期。

  東方博士本身是非猶太人,所以他們是代表所有外邦人。假若聖誕節是神藉著基督向選召的人彰顯祂自己的話,那麼顯現節便是神向所有人顯現祂自己。東方博士帶來的禮物都有重要的意義:黃金表明基督是王,乳香表明主是祭師,而沒藥表示主的死亡。

  聖誕期在顯現節前夕便結束。隨之而來的顯現期則強調基督的耶穌的生命,如祂是神的和他來拯救人類。而我們從看見祂和祂的工作便看見了神,因此在整個顯現節期當中,我們會聽見有關主受洗的情形,以水變酒的神蹟和行其他治病的異能。

  ----原載於第一一四一期教聲九八年一月十八日


一、歷史

  基督教於主後第四世紀末已傳到一些歐洲日耳曼族的中間。這此部族喜歡在迎接冬季來臨時舉行一些慶典。他們喜歡圍著一堆火來舉行慶祝會。因為火是象徵光和溫暖。他們特別設計一些火輪。其用意是引誘太陽回來為寒冬死寂的世界帶來溫暖和生機。

  早期教會習慣將這些世俗的節日加上一些基督教的意義。因此早期的傳教士便將這些節日所強調的光、喜樂和盼望的意義來比喻基督。他們教導信徒基督是世界的光,生命的賜予者,使信徒更深入認識聖誕節的意義。所以這時期的教會便開始在聖誕節前定出一些日子作為準備期。

  將臨期於是成為聖誕節的準備期。主後380年在西班牙教會首次設立將臨期,但為期只有三週,由最接近聖安德烈日(即十一月三十日)的主日開始計算。到了第八世紀,教會的年曆也決定由將臨期第一主日開始。

二、意義

  將臨期有兩個重大的意義。第一,是一段準備慶祝基督誕降的日子;第二,是期待基督第二次的降臨。再者,此節強調神透過他的話語和聖體進入我們日常生命當中。(請記著,神的話語不單是指聖經,亦是指基督自己。)

  將臨期是一種聯繫。它聯繫今日的世界與未來的國度;聯繫舊約和新約的人和盼望;它更聯繫人和神。

  教會最初強調將臨期是懺悔和禁食的節期。但後來教皇貴勾利將它伸長到四星期並強調應加上快樂地等待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氣氛。

  此節期的顏色是採用紫色而紫色是象徵悔罪、儆醒和準備。

  這節期的第三主日俗稱「喜樂主日(Gaudete Sunday)」,因為傳統上該主日所採用的進堂聖詩或詩篇是有關喜樂的。該主日整個氣氛不會太著重悔罪,反而較為喜樂。因此有些教會牧師的禮袍的顏色會由紫色轉為粉紅色。

將臨期花環的意義

  據傳說將臨期的花環之來源有二;第一是波羅的海一帶的傳統。他們將花環代表伯利恆之星。但第二個傳說較可信,就是花環是昔日的條頓人的火圈。這個火圈是一個插滿洋燭或火把的長青樹圈所造成,用意是歡迎太陽神再次踏足地球,帶來溫暖。

  今日花環的意義:一個圈的長青花環象徵永恆,無始無終。而綠色代表永恆的生命。環上的四枝洋燭象徵光逐步加強去驅除黑暗。第一枝洋燭是在將臨期第一主日點上,隨後每星期加一枝。待四星期後四枝都點齊。而花環中間那枝白色洋燭則在聖誕日點著,象徵基督是世界的光和祂的臨在。而每次點一枝洋燭時,可以誦讀一段適當的禱文。今日在將臨節花環上燃點第一枝洋燭,象徵舊約先知預告彌賽亞的降臨。


  「你曾吩咐你忠誠的子民,潔淨他們的心思意念,滿懷喜樂、為逾越節作準備:如此,他們熱心祈禱、,多作善工,藉著你的聖道和聖事而得以更新、得到你為敬愛你的人所頊備的全備恩典。」(取錄自公禱書大齋期節期序文第二式)

一、歷史

  大齋期,(Lent)源自英格魯撒克遜人(英國血統的人)的一個字(Lencten)。此字的意思是指「一段延長的日子」或簡指「春天」。大齋期的計算方法是由大齋首日「又名灰日星期三」起計至神聖星期六(即復活日前之旦期六)為上共四十天,但主日則不計算在內。而復活日前一週稱為聖週,本身也有其持別的意義。

  主後大概一百年左右的基督教文獻中已有提及有關大齋期的活動。大齋期的起源是基於早期信徒為要準備迎接逾越奧蹟的筵席而進行嚴守禁食和禱告。這種習慣可能是採取自猶太教,因為猶太人曾經習慣在慶祝他們的逾越節前舉行禁食。至於當時教會舉行禁食時間的長短則各有不同。有些地區的教會會舉行禁食一天,有些兩天,更有些舉行四十小時,象徵主受釘和復活的時間。這種活動則稱為逾越禁食。到下第三世紀中葉,禁食的時間則自動伸延到六天。

  但對於那些準備在復活節接受聖洗禮的慕道者,他們的禁食期則較長,有些長達兩至三星期,作為他們接受那聖洗禮的部分準備工夫。

  到了大慨主後三一三年,當時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篤信基督之後,便頒佈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而且更將星期日定明為正式的崇拜日期和假期。但他這樣做卻引起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昄依基督的人數突增,但許多信主者則對基督的真理一知半解,所以當時的教會覺得有必要加強對信徒的教導和紀律。於是延長洗禮慕道者的準備期。

  當時的西方教會(拉丁教會)的大齋期是六星期,不包括星期日。但在東方教會(希臘教會)的大齋期則有七星期長(今天仍保留此長度),但並不包括杲期六或星期日。到了主後三二五年教會在舉行的尼吉亞大公議會中首次採用四旬(Quadragesima)來指大齋期,節期是由大齋第一主日為首共六週。

  當時的信徒開始十分重視此節期。許多人到聖城耶路撤冷朝聖也成為十分普遍的事。而當地的教會在聖週期間舉行許多不同的崇拜和聚會來準備迎接復活節。到了第四世紀末,聖週的禮儀包括:在棕枝主日舉行手持棕枝巡遊禮;星期四舉行設立聖餐日聖餐崇拜和守夜禮;救主受難日舉行三小時的紀念崇拜。當時參與這些崇拜中不單包括準備受洗者,更包括那些曾因犯罪受教會所逐,而經過悔罪後重投教會懷抱的信徒。

  這裡有一件值得我們注意的事情,就是東方和西方的教會都強調星期日是舉行慶祝筵席不是守齋的日子,因為星期日是主日,楚撥作紀念和慶祝救主的救贖和復活。所以每一個主日都是細小的復活節,並不是像一些人所稱是安息日。星期日不是安息口.,因為安息口是早期六。而主日是慶祝救主復活的日子,所以是高興的、是筵席的日子、不是齋日,所以十分明顯,就算在禁食日期中的星期日,信徒在該日也不用禁食。因此在大齋期的星期日則稱為「大齋期的主日」,其意義是強調這些主日雖然處於禁食期問,但是那些主日的主題則有分別。

  最初,教會並不十分強調在四旬期間要禁食,但聖週則例外要禁食。當時的教會反而著重信徒的教導、準備和更新活動。所以早期的教會,計算四十天節期的時候,旱期日(主日)是計算在內的,但後來因為強調整個六旱期都要嚴守懺悔和禁食的規距,星期日則不包括在內。而一些教會領袖曾擔心如果這樣做,則大齋期不足四十天。與此同時.,教會開始將此節期與主耶穌在曠野四十畫夜受試試探的事蹟相提並淪。因此到了第五世紀,教會將大齋期的計算日子推前四天來砌夠四十天的數目,所以今天的大齋期是在星期三開始計算。

  大齋期所用的節期顏色是紫色,象徵懺悔認罪。有些教會在此期間不擺設鮮花。亦有些教會用紫布遮蓋十宇架和一些教會的擺設。

二、意義

  大齋期的目的是更新和強化我們信徒的屬靈生命。教會雖然在禮儀上提供這麼豐富的機會去幫助我們反省信仰,但同樣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每個信徒在大齋期間要作個人的反省。每當我們提及大齋期時,第一件令我們想起的事情就是禁食。禁食是指完全不進食或進食一些僅僅維持到生命少量的食物。除此之外,其實大齋期可以幫助我們放棄或戒棹許多壞習慣或一些窒息我們屬靈生命的事情。同時,大齋期亦可以幫助我們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來強化我們的屬靈生命,例如多讀上帝的話語-- 聖經和其他屬靈書籍。

  以下引用本教區編印之大齋期首日(灰日)禮儀(試用本)中之「釋義和邀請」,來清楚解釋大齋期的目的和意義:

  「主內的兄弟姊妹,從古時起,基督徒便以懺悔和禁食,作為紀念基督的受苦和慶祝他的復活的準備;這種虔誠的鍛鍊方法逐漸成為教會的習慣。

  「起初,虔守大齋期的人是準備在復活日領洗的慕道者,和因犯重罪曾與教會分離,而又願意與教會復合的信徒。經過一段時間,教會體會到,虔守大齋期可以幫助信徒重視悔改的呼召,及福音所宣揚赦罪的保證,因而增加對基督的信心和忠誠。

  「因此,我奉教會之名邀請你們,以自省和懺悔,以祈檮、禁食和克己,以閱讀和默想上帝聖言等方法,虔守大齋期。」

  大齋期由灰日星期三開始。造日是教會年曆中兩日最莊嚴和最具懺罪氣氛的日子,另外一日就是受難日。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信徒在灰日之一舉行禁食和到聖堂出席崇拜(但東方教會的禁食期則提前於該週的星期一舉行)。我們聖公會並沒有明文規定信徒在該天如何禁食,或食甚麼。但傅統上在該天,我們應該盡量少吃肉類或甚至完全不吃肉類改吃索菜,而食物的份量則較平日為少。

  灰日的名稱取自昔日信徒在懺悔認罪時將灰塗在額上以示真誠認錯。這個習俗發源於昔日居住於今日法國一帶的基督徒。而他們這樣悔罪方法最終是仿效舊約時代的人所採用的哀傷和悼念的方法。聖公會跟羅馬天主教會、路德宗一樣都會在這日舉行塗灰禮。而我們聖公會在該日崇拜將採用大齋首日禮儀,而那些灰則取自去年棕枝主日留下來的棕枝,燒燼而成的灰。

  大齋期第四主日有時稱為「大齋中期主日」(Mid-Lent Sunday),又名「小點主日」(Refreshment Sunday),又名「母親主日」(Mothering Sunday),或又名「歡喜主日」(Laetere Sunday)。因為在該日的福音經課(乙年)是有關主耶穌給五千人吃鮑的神蹟(約六:4-15),因此俗稱為「小點」主日。在英國,傳統上在這個主日,在校寄宿的學生或在外工作青年便會特別回家探望母親,所以此主日又稱為「母親主日」。而此主日又稱為「歡喜主日」是因為進堂詩篇(乙年)是一二二篇中的第一句「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其實這主日的用意,是用鼓舞和強化在大齋期禁食和悔罪的信徒,好讓他們有能力和勇氣繼續持守餘下節期內的規距。此日的意義跟將臨期第三主日(喜樂主日 Gaudete Sunday)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有些教會於是主日採用粉紅色,代替傳統的禁色以示與其他大齋期主日有別。

  大齋第六主日是稱為受苦主日,或稱棕枝主日,是聖週的開始。而有關此主日和聖週的歷史和意義,將有另文加以詳述之。

  ----原載於第一一四七期教聲九八年三月一日


  聖週是指教會紀念救主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星期的生活和活動。聖週由棕枝主日(又名受難主日)開始,至救主受難日為止。傳統上,信徒在該棕枝主日首先齊集在聖堂外,各人手持棕枝或樹枝參與巡遊禮,即是圉繞聖堂外面一同走一趟,一邊行,一邊高唱聖詩,目的是紀念救主昔日謙卑地騎著驢駒進人耶路撒冷,受到群眾夾道歡迎,並高呼祂為王。但這種歡迎和接待是短暫的,因為數天後,救主便遭釘在十字架上。因此,教會選讀該主日的經課是福音書內記載有關救主受苦和受難的事蹟。

  教會在聖週內每一天都準備有特定的經文,目的是幫助倍徒默想和紀念救主踏上十字架路途的每一步。

  聖週內的星期三晚上舉行一個特別崇拜,名暗昧日崇拜(Tenebrae)。此字的意思是「影子」或「黑夜」。有些教會喜歡在這個崇拜中將十五枝燃點著的蠟燭,放在一個三角形的燭台上,並將其放置於聖壇旁邊。其中一枝放置於較突出位置的蠟燭則用來象徵基督。崇拜進行期間,每次頌讀完一段詩篇之後,便熄滅一枝蠟燭。到所有蠟燭差不多熄滅,教堂內的光線也隨之而暗淡。到最後當聖壇上的蠟燭全部熄滅後,那枝象徵基督的蠟燭則仍然單獨燃點著。隨後,將此枝蠟燭安放在聖壇背後象徵救主受難後被埋葬。此枝蠟燭仍點著的意思是指出基督不會受死亡的轄制。

  聖週的星期四是「設立聖餐日」英文稱為(Maundy Thursday),其意原出自拉丁文指「命令」的意思。因為主耶穌在此晚上親自設立丁聖餐,並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謙卑服侍別人,正如他為門徒洗腳一樣。一些教會除了舉行聖餐崇拜之外,還舉行「守夜」、「儆醒」默想聚會,讓一群信徒輪流在教堂內守夜到天亮,目的是讓信徒重溫主在客西馬尼園徹夜檮告的一段事蹟。

  中世紀時期,一些神職人員或貴族習慣在此日為窮人洗腳,仿效基督在最後晚餐時所立下的榜樣。除此之外,還有向窮人施贈全錢、食物和衣服。

  基督受難日可算是聖週的高潮,早期教會稱此日為逾越日(Paschal Day)。Pascha是希臘文意指逾越節。猶太人傳統在每年逾越節均宰殺及吃掉一隻羊羔,紀念他們的先祖在出埃及時靠著逾越羊羔的血,而免受死亡天使所殺。早期信徒便將此事與基督的犧牲一事相提並論。他們稱基督為逾越羊羔因為主的犧牲而使信徒免受死亡的責罰。

  受難日跟大齋首日(灰日)一樣是禁食的日子。

  教會為了舉行受難日紀念崇拜,事前將聖堂內一切可以移動的裝飾或物品暫時挪走,例如:燭台及聖壇台圍。十字架則移走或用布遮蓋著。

  該日的崇拜程序和內容包括頌讀聖經新約福音書內記載有關救主受難的事蹟。講道後,則為全世界檮告。隨著舉行瞻仰十字架禮儀。做法是把一個用木製成的十字架,放置在聖堂內顯眼的地方,然後信徒一同頌唱或讀一些聖頌或聖詩。假若舉行聖餐的話,則必須採用在設立聖餐日晚上崇拜中曾經祝聖的餅酒。

  過去一百年左右二種較為多人採用的受難日禮儀就是默想救主在十架上的最後「七言」。這個崇拜是三個鐘頭的默想崇拜,其源於拉丁美洲,習慣是由中午至下午三時舉行,因為傳統上相信這段時間是基督受難死亡的時間。

  除此之外一些教會亦有舉行默想苦路的崇拜,重溫救主被釘的路程。自第四世紀開始,信徒行苦路便成為受難日其中一項紀念的活動。行苦路是教會一項古老的傳統,內中提及主在步向十字架的路途上曾經停留十四處地方,但這些地方不是全部都有聖經根據的。這十四站包括如下:

  • 第一站:耶穌被判死刑
  • 第二站:耶穌肩負十架
  • 第三站:耶穌體力不支,跌倒在地上
  • 第四站:耶穌遇見了自己的母親
  • 第五站:西門肩負耶穌的十架
  • 第六站:韋羅尼加為耶穌抹面
  • 第七站:耶穌再次不支倒地
  • 第八站:婦女為耶穌痛哭
  • 第九站:耶穌第三次倒地
  • 第十站:耶穌被剝除衣服
  • 第十一站:耶穌被懸掛在十架上
  • 第十二站:耶穌死在十架上
  • 第十三站:馬利亞懷抱耶穌
  • 第十四站:耶穌被埋葬。

  另一種受難日的習慣,就是吃十字飽。信徒自己烘烤一些面上有十字的麵飽,在該日早餐時吃。根據一種英國人古老的迷信,相信是源自非基督徒的習慣,就是相信在受難日烘烤的麵飽是會帶來好運的,所以早期的英國信徒會在受難日收藏起一些麵包,並採用麵包的飽屑作為未來一年治病之用。

  ----原載於第一一五二期教聲九八年四月五日